
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(辽宁地区)正式发布,本次共有41所院校上榜,呈现了辽宁省高等教育格局的梯度分布。大连理工大学以全国29位的成绩蝉联省内第一,东北大学紧随其后位列全国36名,两校构成辽宁高校"双雄"。大连海事大学(92位)、东北财经大学(96位)则稳居第三、第四梯队。中国医科大学凭借医学领域优势跻身前五(全国111位),辽宁大学则以综合类院校身份位居省内第六,全国排名117位。其余高校中,大连外国语大学、沈阳化工大学等院校的排名变动引发热议,值得深入解析。
作为省内唯一的"双一流"学科建设高校,辽宁大学此次位列辽宁第六、全国117位。该校在经济学、法学等学科积淀深厚,金融学、世界经济等专业具备全国影响力。但相较于同类"双一流"院校,其在科研经费投入(年均约8.6亿元)与顶尖学科数量(A类学科2个)方面存在提升空间。2024年新落成的自贸区研究院或将为其产教融合注入新动能,目前已在东北亚经济研究领域产出多项国家级智库成果。
展开剩余57%位列省内22位的大连外国语大学(全国266位),在语言类院校中保持优势地位。其日语、俄语专业持续领跑东北地区,阿拉伯语等小语种建设成效显著,建有7个省级以上语言实践基地。通过建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联盟,与大连自贸片区共建实习基地,2024届毕业生就业率升至94.3%。值得关注的是,在人工智能翻译冲击下,该校增设"语言智能"交叉学科,首年招生即实现录取分数线提高12分。
作为省属重点院校,沈阳化工大学跃居辽宁第25位(全国279位),彰显出鲜明的工科特色。该校在精细化工、能源材料领域拥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,近年与恒力石化、沈化集团共建的产业学院成效显著,2024年横向科研经费突破1.2亿元。其高分子材料专业毕业生在新能源企业就业率达98%,"校-企-园"协同创新模式被教育部列为典型案例。新设立的碳中和技术研究院,更是在氢能储运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。
其他院校中,大连医科大学(142位)持续领跑东北医学教育,沈阳农业大学(153位)的设施园艺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%。沈阳工业大学(170位)在电机与电器领域保持优势,辽宁工程技术大学(184位)的矿山安全技术位居行业前沿。特色院校如中国刑事警察学院(260位)、鲁迅美术学院(384位)等,均在专业领域维持着不可替代的竞争力。
本次排名既反映了辽宁高校的传统优势,也揭示了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。在"双一流"建设与产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,省内高校正通过学科优化、产教融合寻求突破,其发展轨迹值得持续关注。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启远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